关闭

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什么

来源: 考呀呀会计网校 | 2023-05-23 09:12:05

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

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税率

应纳税所得额=收入总额-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=利润总额+(-)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=收入总额-成本、费用、损失.

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:

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=利润总额+(-)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=营业利润+投资收益+营业外收入-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=产品销售利润+其他业务利润-管理费用-财务费用 .

产品销售利润=产品销售收入-产品销售成本-产品销售费用-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=其他业务收入-其他业务成本-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.

本期完工产品成本=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+本期产品成本会计-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 .

本期产品成本会计=材料+工资+制造费用.

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

1、直接计算法。在直接计算法下,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、免税收入、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。

2、间接计算法。在间接计算法下,是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,即为应纳税所得额。

计算公式为:应纳税所得额=会计利润总额+(-)纳税调整项目金额。

按照税法规定,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:

一是税收规定范围与会计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;

二是税法规定扣除标准与会计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。也就是二者形成的税会差异。

举例说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

某企业2019年实际发生经营业务如下:

1、企业全年取得销售收入为5600万元,应结转的产品销售成本为4000万元;

2、取得其他业务收入800万元,其他业务成本694万元;

3、企业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为40万元;

4、缴纳非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300万元;

5、管理费用760万元,其中新技术的研发开发费用60万元、业务招待费70万元,财务费用200万元;

6、营业外收入100万元、营业外支出250万元。

则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:

(1)利润总额=5600-4000+800-694+40-300-760-200+100-250=336万元

(2)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,应调减所得额40万元。

(3)技术开发费调减所得额=60万元*75%=45万元。

(4)招待费用按60%计算=70*60%=42万元,按营业收入的0.5%计算=(5600+800)*0.5%=32万元,则税前扣除限额为32万元(执行孰低原则),这实际调增应纳税所得额=70-32=38万元。

(5)应纳税所得额=336-40-45+38=289万元

(6)2019年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=289万元*25%=72.25万元。

关键词阅读
更多热门资料
初级会计职称
中级会计职称
注册会计师
管理会计师
税务师
会计实操
您的姓名:
手机号码:
备考科目:
注: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为你制定好通关计划

资料下载

更多>

免费做题

更多>

考呀呀

官方微信号

考呀呀APP

在线做题

微信扫一扫

加老师微信,备注领资料,免费领取